“资产配置荒”下如何做好2016年投资?四位顶尖人士揭秘投资沃土

名禹资产   2015-11-09 本文章834阅读

11月7日下午,在由《每日经济新闻》主办的“2015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论坛”中,在由泽泉投资总裁丁瑞主持的圆桌对话四——“资产配置荒”下的2016投资之道中,南方基金副总裁李海鹏、东方证券资管公司副总经理周代希、上海名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益聪、华安基金总经理助理、基金投资部和全球投资部高级总监翁启森深入阐述了“资产配置荒”下的2016投资之道,将让你受益匪浅。


南方基金副总裁李海鹏:三大角度改善低风险资产配置困境

实际上,现在并未出现资产配置荒,只是风险偏好略有下降。实际资金投资是四大市场,第一是实体经济,第二是楼市,第三是股市,第四是债市。目前来看,资金供给还是非常充足。但由于这两年实体经济增速下降,企业盈利从过去集中于四大投资市场,变为集中到股市和债市。而经历了六七月的调整后,又开始汇集到以债券为代表的固定收益市场。所以,我认为下半年经常提及的资产配置荒,它是低风险的资产配置荒。


如何改善困境?首先,资产配置荒顾名思义是钱多资产少,应当有更多的资产类别吸引投资资金。其次,提高风险承受能力,走出低风险的资产配置荒。第三,关注资产,也不能忽略资金端的情况。


如何拓展资产投资的范围?在存量上,认知的产配置荒,其实是固定收益市场上,收益率普遍已降低到大家难以接受的程度。在增量上,则要开始关注新的投资品种,比如境外的固定收益产品。


提高风险承受能力,本质上还是要依靠实体经济的回升。如果实体经济吸纳资金的实力增加,那么楼市和股市的资金流动也会增加,从而缓解资产配置荒。

此外,在资金端上,从昨天刚公布的第三季度报告可以看到,外汇占款减少了1.73万亿,基础货币28万亿比6月末下降了9000亿,金融机构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也从上季度的2.5%下降到1.9%。如果再持续下降,除了资产如何配置,资金的减少也需要重点考虑。


我的建议是,除了国内,还可以把目光放到境外市场。比如,中资企业在其他市场发行的债券,或者说类债券产品。国内的债券收益率大概只有4-5%左右,而香港的债券还是大多在8%以上。比如,香港发行的四大行优先股和地产企业的债券,收益较为稳定,进行合理的配置,预计在2016年能够带来相对中高水平的回报。




上海名禹资产董事长王益聪:需求创造增长点“资产荒”中应理性降低盈利预期

按照传统的基本分析思路来看,A股确实优质标的比较稀缺,且价格不菲。但若从整个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来看,其实是一个必然的现象。近期大量传统行业增长下降,而新兴行业的增长尚未达到一定水平,所以经济效益总体上趋于下滑。


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,战略性的领域,如大家熟悉的健康中国,美丽中国,“互联网+”等,会产生大量新的业务模式、商业模式,以及新的利润增长点、新的消费和供给。尤其在科技领域,实际上是供给创造需求。如果切入足够快,还是可以获得比较可观的收益。


很多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确实超出了预期,比如消费领域,典型的例子就是光线传媒。刚开始我们只是把它当作一个主题性的投资,然而经过这几年的发展,市值都已达到400亿的水平。


除了消费,很多IT领域也供给了大量需求,比如虚拟现实的领域。这个领域自然会催发90后,甚至00后的消费热潮。面对这种转型升级的前景,传统的估值模型和方法可能并不适用。因此,这个领域还是会有大量的机会。


从全球股市来讲,高水位下也会产生高波动性。而2016年,仍然存在较高的波动性,投资时还是要提防“黑天鹅”。在这样的市场中,我建议要降低盈利的预期。不能因为过去的牛市,把收益停留在超级牛市的条件上。在全球资产配置荒的背景下,我们的风险偏好可能需要适当提高。同时,该收的时候还是要收。


东方资管副总经理周代希:提升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空间

从广义的资产角度来看,除了传统的股权投资和债权融资外,现能作为投资资产的产品还相当有限。而实际上,实体经济中资产非常丰富,如企业的应收款和银行的贷款,甚至包括高速公路、污水处理、光伏发电等,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商业物业。但是,这一类资产在发展机制上尚不够完善,可投资的产品也相对较少。

以房地产投资基金为例,目前数量很少,并且国内还没有形成同海外交易所一样的市场标准化配置。这样的情况下,在其他市场资产和资金出现起伏,资金开始寻找新的低风险产品时,新型资产如房地产投资基金等,就会出现供给不足。

此外,从已有的产品来看,风险可控的稳定资产也较为稀缺。而投资者的专业水平也各不相同,目前主要是面向机构投资者。而如何进一步推广,首先需要打通产品的基本交易机制,这可能是我们面临一个重要课题。

打通产品的发展维度,还需要在相关政策上有所突破和推进。目前这些产品虽然在交易所交易,也是一个比较标准化的产品,但是它的市场影响力还不够。因此,目前所谓的创新溢价和流动性溢价还是比较高。在推动打通资产端、资金端的产品机制时,还是要充分运用好下一步证券化的机会。让产品进入公募,进而到交易所产品标准券质押库里,能够赋予它很强的流动性机制。这样也会有助于这些产品更多的为投资者广泛接受,增加资产配置的选择。


华安基金总经理助理翁启森:中国市场渐成投资沃土

从全球配置来看,对中国有一个很大的挑战。2010年至2014年,中国资本市场平均债权融资占比高达97%以上,而股权融资占比只有2%。相比发达国家,债权和股权融资占比分别约是8成和2成。对债权融资的过高依赖,很可能走入和日本当年相同的困境。打破这一局面,就需要进一步强化资本市场的力量。相信未来在股权融资市场,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


美国众多的科技巨头公司,现在其实非常看好未来中国持续发展的空间和长期发展的容量。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人口基数和网民群体,因此互联网效应在中国最为显著。


再看美国的资本市场。今年我有同事到硅谷调研了一些PE、VC,发现他们有大量资金都投向目前还未有显著盈利的Uber。这家公司现在市值已高达700亿美元,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。值得注意的是,硅谷做天使投资的人认为,投资的可选性、标的性越来越小。也就是说,美国在科技发展上需要突破瓶颈,而具有投资吸引力的项目也不像原来那么多。


反观中国这块投资沃土,他们觉得未来有很大的空间。中国资本市场上,创新、环保等主题上,未来应该还有很大的投资空间。所以,我觉得整个资本市场,在今年的IPO开放之后,或明年的注册制开放之后,将有不同的格局。虽然短期来讲,目前二级市场上机会与风险并存。而风险主要在于,目前还未解除的经济领域信贷债务危机,可能还是会导致市场资本骚动。从国民经济的财富配置来看,对于权益基金的配置,我觉得很多还是偏低的,所以这一块应该是必备的投资项目。


人民币加入SDR,以及MSCI在今年6月份宣布,只要中国在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,它随时可以宣布把中国A股加入到MSCI指数中去。我相信将来更多的全球资产配置会更进一步的考虑中国A股的权益配置。香港市场目前的估值也是全球的洼地,香港基金我觉得估值应该还可具参考性,中期来讲是可具投资性。



一键咨询